外语培训网,让考试变简单,让口语更流利!

位置:外语培训网 > 英语学习网 > 英语口语学习网 >

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教学研究

资料整理:广州思贝奇英语发布时间:2018-08-0236

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教学研究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法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是如何使用语言的能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教学研究及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教学研究

1. 深刻钻研教材,灵活处理资料

《新课标英语》教材的编写,注重人们实际生活的环境,从生活片段中选材,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很少做理论说教,它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宗旨,以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教师在钻研教材之时,应正确把握这一点,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也要把这一信息透露给学生,使学生能把握大体的学习方向。

具体到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教师更应详尽处理教材。要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基点,把握深度和广度。联系当地社会环境与日常生活,选取学生最为熟悉的题材,考虑每一个学生本身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与补充。

选好题材以后,要对它们仔细考究,认真梳理,理清层次,根据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条理不紊,深入浅出,适当拓展。

2.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自处其中,身临其境

众所周知,一个不识字的孩童,不管在哪种语言环境下,都能用他所学会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际,这是为什么?虽然他不识字,更不会写,但他能听懂别人的意思,也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而我们有些中学生虽然记住了许多单词,学会了许多语法知识,都还是不能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这又是为什么?恐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平常因为没有适当的语言环境,缺乏最起码的口头交际训练,因而语言思维迟钝,反应呆板,该说话时头脑一片空白,即使有个别学生能说出两三句,也是在挤牙膏一样,结结巴巴,毫不流利。

相信大多数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都碰过这种情形。由此可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3.发挥学生主体,扩大参与面。

语言交际,是一个大众化的问题。只有大家都说,这种语言才有生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人人参与,大家开口,正确引导,适当调控,才能使课堂活起来,从而达到最佳的语言效果。

4. 形式灵活多样,风格不具一格。

好奇心,新鲜感是广大青少年的固有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课堂形式灵活多样,风格不具一格。要敢于创新,大胆打破原有的课堂授课模式,或采取活动课形式:课堂竞赛、文字游戏、英文歌曲;等。总而言之,教师要迎合学生心理,竭尽全力为学生更好的学会英语交际而努力。

5. 及时反馈信息,虚心听取意见,不断完善教学水平

把学生当主体,就要顾及学生的感受,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动态,及时反馈学生之间的信息,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完善教学水平。同时,教师之间也要展开互相学习的活动,共同研究,共同探讨,争取共同提高。

6. 正确引导,鼓励为主,促进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现在对课堂评价的标准已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革,认为凡能使学生舒适、快乐的课堂就是好课堂,学生舒适、快乐,并不表示他们就在贪玩不搞学习,而恰恰相反,只有在舒适、快乐的前提下才能搞好学习。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切不能将自己的任何不快情绪强加于学生,而是要尽量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舒适与快乐,这样自然就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使自己的教学生动有趣,让学生真正想学好英语,从心里喜欢英语。情感因素中的“动机和态度是决定不同学习者取得不同程度的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用点心思,不断探索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YJ'b部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英语口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学生的心理障碍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师生关系融洽与否是一个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同学。对英语水平差、自信心不足、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

在教学中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多肯定、鼓励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督促学生认真落实,或对计划进行调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愿意与教师沟通,从而消除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使学生人人都想讲英语、敢讲英语、讲好英语。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语境、语言情感特色的感受等。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首先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的教学原则,多创造学生练习英语的机会,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

其次,要增大学生语言实践量。在学习过程中,加大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要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特定的语言环境、特定的文化母体及特有的文化观念等。只有这样,中西方的语言交流才可顺利进行。

4.加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的学习,又要重视文化的理解。在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两种文化间的对比和联系的讨论,及时补充必要的有关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外文电影、电视、多媒体等,让学生多学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如可能,可邀请外籍教师举办文化习俗方面的讲座,也可编写介绍西方文化的读物,扩大对背景知识的介绍,从而加强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语言的学习可以促进文化素养的提高,训练良好的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口语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5.加强多媒体技术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口语实训室提供了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多种现代的声像设备,扩大了语言的输入量,丰富了语言的输入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能长久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确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清晰的丰富多彩的文字、声音、图片和动画,辅以纯正的英语配音,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形成了由音、像以及语言文字组成的三维空间。在此环境下,学生在心理上进入最佳联想状态,最佳认知状态和最佳准备状态。学生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因而有“我要学”的感觉。

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能力

(一)要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创设英语口语环境。

在中国,特别是农村中学,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生学得有些吃力,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尝试创建英语角,开展英语口语活动,创建必要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大胆地开展有关口语活动。

(二)提高了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

英语非母语,如果没有一定的情景或语景,只是一味地说、读,就显得枯燥无味,既费时又低效。因此在教较难的句子时,我运用“gesture”将其表演出来。如教句子“Take out your book,please”时,我拿出自己的提包,把事先放在里面的书在讲台上边拿边教学生读。

随后学生也不自觉地模仿我的动作边做边说。在教学指令“Open/Close your book”和“Put it in your bag ”时也采用真实情景,反复操练,学生便能感知语言、体验语言,从而通过实践来运用语言做事。我趁机进行情感激励,翘起大拇指:Well done, you’re all clever. 学生的成就感得以体现。

例如:在新授Unit5 Fruit这一课时,我准备了三类东西:包、水果和文具。当时,我出示了一个漂亮的包,里面放着各种水果和文具。然后问: What’s in the bag? Guess please.学生猜,猜对了就可以得到这样东西作为奖励。这个游戏鼓励了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同时复习了文具的单词:pencil, pen, ruler, rubber, bag, pencil-case and so on.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研究推进了课程改革。

课题组的老师大胆实践,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提炼成理论,我写了《当前初中英语口语现状分析及理性思考的调查报告》、林梅丽老师撰写了《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口语教学策略及评价方法》、黄春夏老师撰写了《关于促进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几点思考》、陈小煌老师写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口语水平提高之研究》、陈文武老师写了《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学了两次英语问卷调查,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

教学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一、“思”与“练”相结合

口语是将内部语言 所思所想、借助词语,按一定的语法规则,快速转换为外部语言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需要大量的实践支撑才能达到自动化。也就是说,人的交流一方面要用外部言语来表达,另一方面也要用内部言语来进行思考。“思”就是思维,即处理语言的一系列的心理过程。

人类口语学习有其一定的心理规律,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口语表达是人脑处理和控制语言的心理过程。它大致有四个步骤:第一步起始于大脑搜索与选择表达所需的恰当概念,即过去已有的、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社会、文化、语言知识与对上下文理解后储存的短期记忆中的知识相结合。

为寻求恰当的概念提供依据;第二步一旦找到相关概念,便根据已知的规则对它们进行整和与排序,在这一步骤中,掌握规则的熟练程度对处理加工概念的速度与准确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第三步将使用规则后的结果与发音相连接;第四步产生音义结合的口语。

在上述心理过程中,人脑内部对每一个步骤都会进行监控,随时调节各功能区的工作,纠正偏差。

而“练”就是口语输出训练,即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他提出“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因此,在语言交流过程中,“思”与“练”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有达到有效配合,才能完成有效对话。

二、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

口语学习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必须经过一定循序渐进的学习进程之后,达到一定量的积累之后,才能实现语言水平的飞跃提高,从而形成某种语言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大多关注的是课文的硬性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口语训练没有一个具体、系统的安排。

笔者认为,口语训练必须纳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计划、每天的备课当中,对学生实施的英语口语训练必须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同时,我们还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年级,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培养。

在口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与复述等方式,加强语言信息的输入;通过对话、看图叙述或描述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口语能力。在中级阶段,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对话、角色扮演和讲故事等活动,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在高级阶段,我们则可以进一步通过对话、小组讨论和叙述等形式,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开展仿说训练

学习语言必须先学听和说,在听和说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学习读和写。仿说训练就是学生练习听说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仿说训练包括单纯的模仿说话和富有创造性的扩说、换说等。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较好,因此,笔者在进行仿说训练前,都会让学生准备好适当的道具。

比如他们自己制作的图片,这样有了自己的图片,他们可以边看、边思考、边根据所给的句型表述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一来降低了难度,二来会使他们的表达更加真实,三来有利于他们在训练时边说边思考,培养了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学的英语素材比较少,还无法用很多的词汇去扩充,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道具,照着书上的样子进行仿说。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你能不能也像这样的来说说 ……”从而促进新知的内化。

广州勤学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36336号-4更新时间: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