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培训网,让考试变简单,让口语更流利!

位置:外语培训网 > 英语学习网 > 英语口语学习网 >

如何促进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资料整理:广州思贝奇英语发布时间:2018-06-1551

如何促进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如何促进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及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如何促进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1、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让学生感受英语。

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学好一门外语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英语的学习首先要重视语言环境的创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主动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学生练习口语提供机会。


在创设语言氛围时,还应该加强多媒体的使用,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例如:下雨的情景课堂上难以再现,老师可预先录下下雨声,再用FLASH制作成课件,这样让学生先体会下雨时的情景,再跟着课件中的卡通人物学习有关下雨的对话内容,学生会很感兴趣。

学生会在情境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又能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

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英语教学是一个开放型的课堂,最忌的就是死板的教学方式,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就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1)起英文名。给学生起一个通俗易懂,而又别致的应为名字。可根据学生自己名字的特色起,例如:名字中有叫‘月’的女生起名叫‘Moon’;名字有‘雪’的女生起名叫‘Snow’;还可根据谐音起名,例如:有‘婕’的女生可叫‘jesse’;有‘涛’的男生可叫‘Thomas’或‘Tom’。

这些名字对于小学生很有新鲜感,所以从一个名字就很有可能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而不再排斥。老师可让学生每人只做一张写有自己英文名字的卡片,上课前摆放在桌子上,上课时老师叫学生,学生叫学生都只叫其英文名字,这样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常用的英文人名和写法,同时也锻炼了说话能力。

(2)视听模拟口语练习培养语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而农村小学设备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录音手段来移植情景,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

例如,下雨的情境课堂上难以再现,又无多媒体设备来展示图片或录像,老师可让学生听预先录下的下雨声,打雷声,也可展示预先画好的有关下雨的图片,让学生先体会下雨的情境,再学习有关下雨的对话内容,这样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时间,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

(3)唱英文歌,形成轻松愉快的气氛。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注意力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会集中注意并能持久。不少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学生在唱歌时,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在感到松弛、愉快、满足的同时,产生兴奋情绪。

凡是教材上有的歌曲我们都学唱,学生在没有掌握多少英语的情况下,就能唱出一句句有难度的英语歌,这无疑给学生增添了无限乐趣和成就感,增强了求知欲。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

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唱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增强记忆力。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可以说唱歌也是在课堂上不可缺少的“调和剂”和“兴奋剂”。

(4)设计游戏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学生在游戏情景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在玩中复习巩固,既符合孩子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调节了学习节奏。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不易管理,但在课堂上设计游戏活动,绝对是孩子们乐于做的事情。

而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做得还不够。当然既要注意质,又要有良好的量的把握,不要把课堂变成游戏天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到快乐轻松,却没学到任何知识。那样即使课堂气氛多么活跃,孩子多么‘喜欢’上英语课,这都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因为没能完成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将游戏引入课堂时,要注意把握好度。

(5)创设课外英语学习气氛,学以致用。教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精心组织口语交流及多种课外活动,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如定期举行‘英语角’、‘英语日’、‘看谁说得多(好)’、组织学生将校园内的教室、设备贴上英文单词等活动。

同时倡导学生在生活中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教师要带头‘学以致用’,课上学了,课下就用。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学了打招呼的用语,课内外、校内外见到老师、同学就用英语打招呼。见面说声‘Hi/Hello! How are you?’。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感染学生英语学习

教师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良好的教师形象会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英语是学生所接触的第二语言,如何透彻的理解英语,教师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作为英语教师,教师有义务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用标准、流畅的语言来发音,为学生学习做好示范作用。同时,还应该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真实透彻地传达学习信息,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如何促进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一)激发学生兴趣,刺激说的欲望。

要营造良好的英语口语氛围,学生必定要与老师形成互动,因此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大胆开口。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是推动人探究事物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小学生头脑中没有明确的求知欲。只有事物本身很有趣,很新鲜才能激起他们认识事物的动机。对于学生们羞于开口这种情况,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可渐渐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来引道学生开口。如天气情况,自己的家庭,见面的招呼等。让学生发言。但值得注意的是初学者有害羞,畏惧,怕出错的心理。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对表现积极的人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但若发现表达有错的体同学,教师不应该马上制止或批评,而且应是因势利导,启发他们大胆开口说话。教学形式也要活泼有趣,使学习气氛变的轻松愉悦,让学生在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英语授课创设语言环境

小学生学习英语时,缺少学习母语时真实的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这也是《新课标》中所要求的。而在此过程教师的英语水平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所以教师尽量把握好课堂的几十分钟时间,多用英语来表达,这样的话,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英语的思路和方向去转,自然而然会慢慢地去说英语了。

但是小学生的词汇太贫乏,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开始他们听不懂、不习惯,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可放慢语速,配合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说慢一点,反复重复,反复感受,尽量避免用汉语。

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之中,逐渐记住老师的一些简单的课堂教学用语,就能融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教师带动学生讲英语,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语言环境,提高口语水平。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语感。

(三)情景教学模拟生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存,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改革实验中,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大自然多彩的情境中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本世纪50年代把情境教学推向一个新阶段的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

他在成人外语学校中首创了暗示教学法,每天教授一千个个语单词,成功率竟达98.08%。这项惊人的教学成果立即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兴趣,学术界围绕它展开了热烈的探究式讨论。其实,暗示教学的根由就是情境教学。我国也有不少老师学者和教师对情境教学做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

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从60年代起就长期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创造、构建了“情境教学”的理论体系,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英语教学中要根据生活来设置语言情景。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高于抽象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事物比较了解,便于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于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在英语课堂上坚持采用情景教学法,能使学生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熏陶,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掌握知识,老师也可以从单纯的传道授业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导者,从而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英语交际提高口语

丹麦语言学家杰斯帕森说过,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外语。对外语的学习,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英语课,而应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去。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例如英语角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情景教学法促进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一、以活化学习内容为前提,朗读交流理解感知

以教材文本学习内容为表达交流的物质载体,其丰富的内容和表达形式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表达潜能。内容的活化运用能有效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有更为开阔的知识视野。内容的活化也为学生提供了可表达交流的机会,能吸引学生表达的注意力。

在活化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可结合学生的语言认知感悟和生活经历,引导他们在自我主动朗读的过程中强化理解。按照表达交流要求,一方面,建议学生运用自主朗读、同桌互读、小组齐读等形式来有效丰富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在综合语言学习认知感悟中形成初步认知感悟印象。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朗读体验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予以呈现,将语言知识积累转化为主动实践运用,促进语言知识内化生成。通过这样的活化来丰富表达交流,更能使得学生对认知感悟形成理性感知,增强表达主观能动性。

通过朗读的形式来引导表达交流,能给学生提供可表达交流的话题,开阔知识视野。如在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下同)的Unit 1 I like dogs的“Story time”教学中,可要求学生运用同桌、小组等齐声朗读的形式,就“What do you find from the article?”进行相互讨论。

以这样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朗读交流,能使得学生在加深对课程学习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将理解实际过程转化为自我主动表达运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二、以活跃表达情境为基础,激发主动交际激情

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氛围,让学生在富有人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大胆表达和积极交流。这样的情境运用,能让学生在体现自身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基础上,帮助他们释放主动表达的激情。

活跃表达情境,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可自由表达和主动交际的良好学习环境氛围,让他们在自我主动表达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

按照语言交际要求,一方面,课堂教学环境体现生本主义原则,以学生的语言表达需要为前提,围绕尊重和信任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给他们提供可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时间;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较大限度地彰显他们的天真活泼,将课堂教学变为他们主动表达交流的乐园。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表现予以激励评价,让他们在主动交际过程中增强口语表达交流的信心。

课堂交际情境的活跃,能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如在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的“Story time”教学中,不妨建议学生在自带一些水果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围绕“How do you make the fruit salad?”和“How much do you the fruit?”进行主动表达,让他们将自我学习认知积累转化为主动实践运用,增强认知体验。

三、以丰富活动形式为补充,增强表达认知体验

利用实践活动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表达交流,能使得他们对英语学习和使用产生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运用,不仅能弥补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的不足,更能够使得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过程中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满足了学生享受欢愉、寻求知识、发挥创造等心理需要。

丰富的活动形式运用也能体现了英语校本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在这些活动运用中,应该把握好“互动性”和“丰富化”原则,即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自我表演,增强认知感悟。同时,活动的运用应体现情趣性,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和多样化形式引导下能主动参与。

教师不妨采用游戏、猜谜、角色扮演等形式延伸课程教学过程。像在一些日常用品、水果、动物单词学习过程中,可采用猜谜的形式,在要求学生说出物体的基本特征基础上,引导学生就“Do you know who is it?”进行表达,将课程文本的静态知识转化为主动实践运用,以丰富自身的思维情感。

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探析

课堂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第一,利用好朗读、复述和背诵等传统教学方法。在偏远农村地区尤其缺乏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因此,仍然需要利用好朗读、复述和背诵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加语言信息的输入,来弥补语言环境的不足。朗读是口语表达的准备,通过朗读学生容易领会语音、语调、停顿和节奏的变化。

在英语课堂中正确地引导学生复述,对课程内容进行再吸收、再整理和再创造,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组织能力。背诵被认为是笨办法,但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英语多读多背,潜移默化,一些句子就能脱口而出,课堂上学生敢开口说的也是他们背诵的熟练的句子。

因此,充分利用好朗诵、复述和背诵等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对中学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创设课堂口语交际情景。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在英语教学课堂上,要根据每单元重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英语口语练习专题和自由谈话(Free Talk)训练环节,以加强学生说的能力。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使用英语教学,并多让学生开口讲英语。比如老师教学一段文章后,可以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关键句,然后请他们上台把短文复述出来。另外,课堂教学中交际情景的创造是开展口语交际训练的关键之一。

良好的英语课堂交际情境,不仅能让学生口语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也能增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学习资源和课堂等媒介,创设英语口语交际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交际活动中。

比如,在每一节课的开始,老师都应该用三到五分钟时间用英语和学生交流,可以从欣赏的角度谈论某个同学,天气,心情,环境,旅游等,并把它当作一种常态,让学生养成习惯,这样既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

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唱英文歌曲来创造欢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口语练习的兴趣。这样,学生听的多,自然就会讲,也知道该在怎样的语言环境应用。再如,问路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用课桌当建筑物或目标地点,以过道当道路,让学生分组模拟问路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英语口语锻炼的兴趣。

第三,设置课堂值日生演讲。演讲是口语训练的有效方法,演讲过程中学生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英语口语锻炼的要求。比如英语课堂上可以设置课前3分钟的值日生演讲,每位同学都有机会轮到,演讲内容可以从课堂缺席报告到课堂内容复述,再到自己碰到的新鲜事演讲等。

值日生演讲,提高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课堂上教师通过积极的反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的综合能力。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等。

课堂外的口语训练

第一,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的口语训练外,同样需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外的英语交流活动,让学生的口语能力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锻炼。1.举办英语小活动。借助英语国家的传统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等,开展一些英语课外活动。

课堂中介绍这些传统节日的基本情况,在课外活动中要求学生用英语交流参加活动。让学生在体验英语文化的环境中轻松自然地进行英语交流。还有,如举行英语座右铭选择活动,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英语座右铭,并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达为什么选择这句话,对自己有何帮助。

第二,开设英语角。“英语角”是常用英语口语训练平台之一。英语角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学中很常见,但在偏远学校组织的不多,这进一步减少了农村地区学生英语口语的实践机会。因此,可以利用晨读或课外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轮流组织,每周组织一次英语角。

话题可以学生自发形成,也可以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英语角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口说话”的平台,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第三,优秀英语动画短片欣赏。动画片是中学生喜欢看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一些优秀的动画片,作为课外英语口语练习的素材。比如布置观赏某个动画片为家庭作业。利用值日生演讲时间,或英语角的时间,让学生用英语谈谈观后感,让他们聊聊,哪些地方印象最深刻,对自己的成长有何启发等。通过课堂外的英语学习资料,扩展英语口语训练的机会。

广州勤学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36336号-4更新时间: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