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培训网,让考试变简单,让口语更流利!

位置:外语培训网 > 英语学习网 > 英语口语学习网 >

应对英语口语策略的论文

资料整理:广州思贝奇英语发布时间:2018-10-0829

应对英语口语策略的论文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初中英语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针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来说,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上的重点环节之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找出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选择好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目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应对英语口语策略的论文及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应对英语口语策略的论文

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发展学生英语听说口语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与增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也变得更高。我们培养的人才要满足社会的需要,达到能够交际的目的,所以学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自觉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训练他们的语言技能,发展他们的听说能力。

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观,帮助学生培养更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建构的责任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学习,探索出新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使他们更快的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自觉建构知识,充实语料库,掌握交流技巧,在教学中,我们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来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积极组织各种口语练习活动,配合他们进行演练,并常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口语交际环境。

重视英语学习资源的配套建设

提高学生英语听说交际能力,离不开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累积,潜移默化的过程,仅靠课堂上有限的教学时间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因此,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听力教室,听音设施,听力材料,营造口语练习的学习环境成了我们支持和帮助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长期坚持听各种新闻报道和日常对话材料并勤加练习,才能夯实语言基础,提高听说能力,而不是靠学生手中的教材。

了解英美文化,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口语则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要使语言说的地道得体。学生必须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有较好的理解,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大量的阅读是了解英美文化的有效途径。

英语阅读材料应先易后难,涉及到英美社会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语言的社会语境的能力。应了解在什么场合下用什么样的语体,了解说话人身份的高低。在语言教学时,应有意识的把语言环境和社会语境结合起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一)帮助学生奠定好英语口语学习的基础

对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来说,基础是学生实现长期有效学习的根本。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正确的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好英语知识,强化好学生音标、单词以及句型等方面,提高学生可以正确说出英语单词的能力,同时也要确保教学方法的准确性,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好英语知识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只有真正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英语知识的意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表达,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为学生创建出可以进行英语交流的机会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影响,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为学生创建出可以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心理特点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加之自尊心的不断提高,所以教师就要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通过不断的鼓励与引导学生来让学生敢于参与到口语练习中去,从而让学生在与其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其次,教师还要尽可能的扩展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上的训练,只有让学生形成主动说英语的意识,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2]。

(三)为学生创建出口语情境教学

对于英语口语情境教学来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不断的参与到练习中去,培养好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假期是就可以从学生所学习的英语教材上出发,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会话练习,同时还要让学生观看一些时事新闻等,通过采取问答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说英语的意识。

其次,教师在开展口语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从教材上出发,选择好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掌握好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在此基础上来为学生创建出相应的英语情境,并借助英语实物或是图片、视频等来丰富课堂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真正地参与到情境中去。

英语口语训练策略论文

2.1语音问题

要坚持将语音教学贯穿于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发音对比进行教学和练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七年级开始,教师应对学生语音水平进行摸底,帮助学生建立个人语音学习档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员每日互相检查,教师抽查。

第二,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趣味性,调动学生语音学习的积极性。如运用夸张发音法、手势模拟法、对比听辩法、模仿法和录音法等教学方法。

第三,加强语流、语调教学。一定要把语音教学的重点放在句子和语段的读音上, 避免以单音准确为目的的教学,在以单音教学为主的教学过程中适量加入语流、语调的训练。使学生了解语流、语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语流、语调的敏感性。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确定重读,培养他们对英语节奏的认识和敏感性。

2.2词汇、语法问题

一是掌握词汇、语法运用。首先要掌握一词多义现象及短语的运用;其次要注意模仿外国人的常用句式,通过借鉴经典的口语教材中所提供的英语句子,使自己的表达不错位:再次是加强语法和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二是学会用英语思维。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句式、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口语学习的过程中,要多了解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学会用英语思维,讲出来的英语才能更地道。

2.3口语表达问题:要创造轻松的教学环境

⑴解决语言错误,要依据错误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教学环境来决定纠错的时机,同时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消除焦虑和害羞心理。如在新句型、语法的操练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练习,同时要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及时纠错;在语言的运用阶段要鼓励学生较大限度地使用语言,通过延长等待时间或者用提示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自我纠错。

⑵运用鼓励性语言。即纠错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多用鼓励性语言,消除学生怕错心理,激发其学习热情。

⑶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①创造英语语言环境。课堂教学中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大胆表演。可以通过实物、教学挂图、多媒体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英语情景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借助实物、图片等要求学生用英语思考。让学生养成思考用英语、开口讲英语的习惯。

②加强阅读、朗读、背诵训练,以增强英语语感,提高英语思维能力。首先,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英语文章、报刊,帮助学生熟识英语句型、语法,积累英语语言表达经验,避免汉语语法、句型硬套到英语中。第二,要求学生坚持朗读和背诵。

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课本上的对话、课文和精美阅读材料,积累英语语言材料,从而培养学生语感、英语思维,增强口语表达能力。笔者在教学中长期让学生大声朗读对话、课文,让每一个学生开口朗读开口说英语,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能背诵经典文章,精美句子。

③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提高学生英语思维能力。英汉两种语言在语义、语法和语用含意这三个语言的层面存在巨大差别,而与之相应的是中英民族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因此,指导学生了解西方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可以克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心理,逐步养成英语思维习惯。

在教学中,笔者常常把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纳入其中,介绍相关的西方文化,并和中方文化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对英语的影响。同时,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背诵一些常用的英语名言警句、谚语俗语,使他们在英语书面表达中恰当地应用。还利用“中国式英语”的“笑话”,引导学生避免在英语表达中出现。

⑷因材施教。对于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就不宜采用直接的纠错方式,教师应该以引导的方式让他发现自己出错的地方,并加以纠正。

对于性格内向或者不敢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教师就多采用复述纠错的策略,或者通过手势、表情等方法给学生发出纠错的暗示。对于有交际焦虑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单独给他们指正,或者采取同伴纠错或小组纠错的方式,减少他们不安的情绪。

2.4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口语训练

⑴建立评价体系。教师对学生平时口语成绩纳入英语成绩评级内,引起学生重视。如根据平时学生课堂或第二课堂英语运用口语的表现,按比例算入期中、期末统考的英语总成绩。

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①听说领先。可让学生先听材料内容,感知其中情景,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进行问答、讨论、提出问题、发表建议。还可以就课本上阅读短文的内容组织角色表演。②以课堂为主阵地,创造交际情景教学。教师要精心选择信息载体,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课前安排5分钟进行free tall(自由话题谈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活动,学生成对对话或小组操练。③发挥第二课堂作用。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该有计划安排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英语口语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角、演讲、辩论、表演英文剧、收听收看英语广播电视节目等。

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一、“思”与“练”相结合

口语是将内部语言 所思所想、借助词语,按一定的语法规则,快速转换为外部语言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需要大量的实践支撑才能达到自动化。也就是说,人的交流一方面要用外部言语来表达,另一方面也要用内部言语来进行思考。“思”就是思维,即处理语言的一系列的心理过程。

人类口语学习有其一定的心理规律,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口语表达是人脑处理和控制语言的心理过程。它大致有四个步骤:第一步起始于大脑搜索与选择表达所需的恰当概念,即过去已有的、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社会、文化、语言知识与对上下文理解后储存的短期记忆中的知识相结合。

为寻求恰当的概念提供依据;第二步一旦找到相关概念,便根据已知的规则对它们进行整和与排序,在这一步骤中,掌握规则的熟练程度对处理加工概念的速度与准确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第三步将使用规则后的结果与发音相连接;第四步产生音义结合的口语。在上述心理过程中,人脑内部对每一个步骤都会进行监控,随时调节各功能区的工作,纠正偏差。

而“练”就是口语输出训练,即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他提出“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因此,在语言交流过程中,“思”与“练”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有达到有效配合,才能完成有效对话。

二、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

口语学习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必须经过一定循序渐进的学习进程之后,达到一定量的积累之后,才能实现语言水平的飞跃提高,从而形成某种语言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大多关注的是课文的硬性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口语训练没有一个具体、系统的安排。

笔者认为,口语训练必须纳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计划、每天的备课当中,对学生实施的英语口语训练必须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同时,我们还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年级,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培养。

在口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与复述等方式,加强语言信息的输入;通过对话、看图叙述或描述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口语能力。在中级阶段,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对话、角色扮演和讲故事等活动,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在高级阶段,我们则可以进一步通过对话、小组讨论和叙述等形式,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广州勤学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36336号-4更新时间:2022-11-03